2013年3月21日 星期四

[Media媒體]「文化批判書摘(3):全球經濟文化的裂解與差異。」


http://ceasefiremagazine.co.uk/wp-content/uploads/appadurai-300x213.jpg

這個系列一共會刊出三篇文章,分別是我2012~2013年中間,
修習政大新聞系柯裕棻老師「文化批判」課程所做的期中書摘,
內容分別針對下列三本書做整理、摘要。
Zygmunt Bauman的全球化著作<<全球化-對人類的深遠影響>>
最後是Appadurai的經典論文<<全球經濟文化的裂解與差異>>,
學期的前半部以這三本著作的探討,作為之後個案討論的理論基礎。

本文為陳子恩個人、柯老師、書作者直接或間接交流的結晶,
如果這一系列的文章能夠在學術上幫助你釐清一些事物,
畫面的右邊有我的聯絡方式,歡迎你/妳跟我聯繫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*作者簡介:

Arjun Appadurai (born 1949) is a contemporary social-cultural anthropologist. In his anthropological work, he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 modernity of nation states and globalization.(Wikipedia)

*全球經濟文化的裂解與差異 (Appadurai)

  根據作者的說法,現代世界可視為一大規模互動所集合而成的生態系統。在過去幾個世紀以前因為時空的限制,全球社會群體之間的「互動」、「普世機構」的成立,在過去幾個世紀以前需耗費大量成本才能成形。但從16世紀西方海權利益的擴張使普世機構出現、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科技創新加速了普世機構的發展,一種以歐洲大首都為中心的殖民體系,這些觀念在安德森(Benedict Anderson)所謂「印刷資本主義」中匯集,最終創造出民族主義的想像共同體。

  除了印刷資本主義的革命,隨著各式各樣的通訊科技進步,「鄰居」的概念也有了新的詮釋。麥克魯漢(Marshall McLuhan)試著將這個新世界觀解釋為「地球村」;Meyrowitz則說明這個由媒體社群構成的世界無需「場域」的概念(No Sense of place)Deleuze & Guattari則認為我們居住的世界是根莖狀(資本主義分工表面的有序,實際上個體關係的盤根錯節)以及精神分裂(消費行為並非依循理性而是欲望)的。

  作者接著將觀點從世界的高處,聚焦於各個文化區域的互動,並且認為這種互動不能用單一的「美國化」來解釋。他以菲律賓人對於美國流行樂的翻唱,帶出詹明信(Jameson)所謂「對當下的懷舊」、一種「全球化的顛倒」:美式懷舊靠菲律賓人的欲望來維持,而後者能夠恣意而準確的再生產前者,這是一種無需記憶的懷舊(渴望自己未曾經歷的過去經驗),而這種情形散見於音樂的翻唱、電影的翻拍等,這不單純僅是懷舊,而是藉不斷重製打造出的社會想像體(Imaginaire),後工業化的文化生產實際上已經進入後懷舊時期了。

  而世界影像不再單純由美國型塑:她僅僅是世界的其中一個節點。世界是由跨民族而建立的想像地景,同時也是一種不斷的社會實踐。

  作者進一步批判過去將同質化視為美國化、商品化的說法,事實上也應該討論本土化的動力機制,此外,除了美國化,像是日本害怕韓國化、新疆擔心漢化等,小規模的政體總是害怕大政體的吸收,而一個人的想像共同體往往是另一人的政治牢獄,許多這種同質化的力量,事實上常被用來對付他們自己的少數群體。

  因此新的全球經濟文化,應被看做是複雜、交疊又裂散的秩序,不能用單純的用現有的模型,如核心-邊陲、推力-拉力、生產-消費,來解釋,因為這種複雜性和經濟、文化和政治間某些根本的裂散有關。作者認為,若要探討這類裂散的基本架構,得要注意全球文化流動的五大向度關聯:族群景觀(強調人口流動)、媒體景觀(強調對於現實片段進行影像中心、敘事主導的解釋)、科技景觀(強調新科技配置的流動)、財金景觀(強調國際資本配置)和意識型態景觀(強調政治、國家概念的價值判準),它們並非客觀的給定關係,其深受不同觀點、及這些不同觀點所構成的地景所影響,作者在之後的篇幅則提到包括基本教義派的興起、愛國主義、分離運動的緩和、想像的戰爭等,都是民族國家在這種裂散過程中的具體實現。

  此外,作者也談到全球經濟下的生產關係,包括「生產拜物癖」掩蓋了跨地方資本、跨民族獲利流等,「消費拜物癖」則顯明了消費者在產銷關係中只能被動做選擇的現實。這些複雜性,呼應了前面所提Deleuze & Guattari的「世界根莖狀」的說法。而在文章最後的篇幅中,作者亦從機械藝術時代、跨世代知識的關係改變,如家庭關係浮動(移民文化內部衝突)、政黨與政治認同差異、傳統之發明(重大抉擇中尋求參考點)等,推導出文化再生產中的流動與政治化。


  三本著作各有其強調的重點與特色:吉見老師提供了一個清晰的媒介研究架構,從理論面、歷史面一直到全球化及媒介素養,強調傳播及傳播科技和社會之間的互動、對話,適合全面性的討論,而不適合分割研究;Bauman將重心放在全球化的另一面,不是超地域菁英強調「上層居民」的全球整合和同質化,而是用他的觀點剖析「上層」與「下層」之間因為全球化影響的「移動性」巨幅差異,所造成的剝奪與分化;Appadurai則更從經濟文化的裂解、差異,深入解釋全球分工下的產銷關係,和Bauman相同,提供了不同於以往強調「整合」的全球化過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