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3月16日 星期六

[Media媒體]「文化批判書摘(1):媒介文化論。」


這個系列一共會刊出三篇文章,分別是我2012~2013年中間,
修習政大新聞系柯裕棻老師「文化批判」課程所做的期中書摘,
內容分別針對下列三本書做整理、摘要。
Zygmunt Bauman的全球化著作<<全球化-對人類的深遠影響>>
最後是Appadurai的經典論文<<全球經濟文化的裂解與差異>>,
學期的前半部以這三本著作的探討,作為之後個案討論的理論基礎。

本文為陳子恩個人、柯老師、書作者直接或間接交流的結晶,
如果這一系列的文章能夠在學術上幫助你釐清一些事物,
畫面的右邊有我的聯絡方式,歡迎你/妳跟我聯繫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I.        媒介文化論(吉見俊哉)

  吉見老師將<<媒介文化論>>一書分成三部討論,闡述媒介文化的三個性質,包括「作為方法的媒介」(2至第6講,回顧並整理相關、重要的傳播理論)、「作為歷史的媒介」(第7至11講,報紙到電視傳播科技的發展史及社會的互動過程),以及「作為實踐的媒介」(1213講,當今網路傳播科技的發展與社會互動;第1415講,全球媒介問題、媒介素養的討論)

l  媒介是什麼?

  而進入這三個面向的討論之前,作者在第1講中首先定義「何謂媒介?」,並說明媒介研究具有下列三種性質:超越性(媒介為將社會經驗世界中的「技術面」與「意義面」同時媒合中介)、中介性(不是傳播者之間的單向傳遞,而是環繞媒介各造主體間的來回言說及調整過程)、媒介不等於傳播(媒介是「多義性」的訊息傳達及社會實踐,必須考慮背後的社會脈絡)。第1講的最後一節,則以「研究媒介」為標題,概論性的討論本書所指涉媒介,兩個交互作用的面向,其一為作為技術的媒介,討論這些設備在特定社會空間如何形成以及被賦予的意義,如何被使用,以及如何被消費;其二則是媒介與其他類型文本互動的論述實踐,解釋特定的媒介科技與特定文本之間的關係。此兩者的交互討論可避免個別討論科技及文本的狹隘,也可將討論延伸至文類以外的社會、政經、全球層面。本書即遵循這第1章的邏輯,討論「方法」、「歷史」及「實踐」等三個層面的媒介議題。

l  作為方法的媒介:

  傳播理論,可視為學者,及其背後所反映的社會對於傳播和媒介世界的觀點看法。作者雖然在這部分以媒介科技發展的時間為軸,但他將重心放在整理傳播理論,以及在最後點出作者所屬之文化研究學門在媒介研究上的定位。

      第2章作者以19世紀、重視電子與映像特質的「現代媒介」發展為始,依科技發展的進程討論傳播理論。從19世紀末、20世紀初因為通訊科技的發展,人們創造了自己對於時空的全新認知模式,如印刷、鐵道和電報為公眾帶來了廣闊的時間感,及共同的時間感;複製技術出現,班雅明(Walter Benjamin)就認為藝術作品開始訴求於「大眾」,而從菁英獨攬特權的桎梏中解放;到了兩次大戰間,李普曼(Walter Lippman)等人對於刻板印象以及事實建構的一系列討論,讓人們已經可以知道「身活周遭發生的事情並不都是完全不受媒介所中介的『第一手事實』」。

  第3章作者將焦點放在日本在戰間期新聞業及新聞學、新聞史的研究。起初探討了新聞與日本文化的關係,中期因為軍事擴張轉為探討民意的控制、宣傳效果,而到了2030年代,則有包括社會學取向、文化唯物論等理解媒介的不同觀點蓬勃發展。

  第4章則為3040年代的媒介知識討論,從二戰時期以民意、心理為軸的宣傳研究(包括《火星人入侵》案例),到40年代大傳研究從「子彈/皮下注射理論」到「有限效果論」、「兩級傳播論」、「使用與滿足」之間的典範轉移。然而在電視出現之後,「有線效果論」遭受這種傳播新科技以及新的意識型態結合之挑戰,最強力的挑戰為70年代McCombs等人提出的「議題設定理論」,其他如著名的「沉默螺旋」(少數意見避免被孤立,間接形成多數暴力)、「涵化論」(電視暴力研究:長久會累積式地改變社會認知)、「知溝理論」(大眾媒體資訊會因原先受眾的背景,而產生非預期的流動效果)......等,都是對於「有限效果論」的一種反動。

  第5、6章所談的內容,可以歸類為對前述理論都只強調「效果」的質疑所產生的,三個批判大眾傳播理論的重要研究取向,包括前面所提之文化工業論、麥克魯漢媒介論、以及文化研究。

  麥克魯漢提出新資訊將帶來社會變化,其內涵包括因電子媒介而使地理空間被取代的可能,這不只是純粹的「天涯若比鄰」,Meyrowitz也提出電子媒介使地方對於社會情境的約束力降低,從而改變、浸透了社會結構的秩序;而最後作者也提到,印刷術發展之後,對於宗教改革、科學革命等新知識的散佈的貢獻,以及間接的藉由1617世紀印刷書的大量流通,民族國家因為語言文化在特定區域內的同質化,這種「印刷資本主義」的影響,形成Benedict Anderson所謂「想像的共同體」,也是民族國家建立的思想基礎。

  文化研究是由英國文學研究發展而來的,由Raymond Williams所開創,其關注「文本(text)是什麼樣的產業機制與技術形式、如何在讀者群之中運作?」,並告別了強調效果的社會心理學式大眾傳播研究,與麥克魯漢式媒介技術決定論。他認為,媒介是在政治、經濟、社會等力量糾結的鬥爭場域中才呈現特定樣態。此外,在同一時期的Stuart Hall,也提出媒介並不是傳達事實的裝置,而是透過論述實踐而生產事實的裝置,「事實」為了要具有意義,一開始就必須被建構為「可以表現的事物」;依此脈絡,亦衍生出對於「互文性」(某個媒介文本,是文本本身與其他眾多文本交錯指涉相互性文本的編織物)討論。

      總結來說,文化研究的媒介研究,是由強調文本解釋的多樣性和鬥爭性開展的,並把問題指向媒介消費是在什麼樣的社會技術場域中發生。

l  作為歷史的媒介:

  在這個部分作者同樣以傳播科技發展史為軸,但在這裡闡述傳播科技的發展起源、並強調這些傳播科技在社會是怎麼樣被賦予其生存意義?如何被社會使用?對於社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?作者在這邊從英國的報紙與現代新聞事業展開討論,最後以哈伯瑪斯對於公共領域所有權的轉移、現代新聞業的發展脈絡做了回顧。此外包括電話的使用轉變(最初被當作是玩具;女性接線生的社會意義;電話是家庭社交的媒介)、電影(從布爾喬亞家庭的相片播放,到勞動階級的娛樂)、無線電(跨時代的無線電技術;無線電頻譜法規;無線電台作為大眾媒介)、以及電視(街頭電視轉變為居家必備電器,進而影響到室內設計以及生活習慣,如黃金時段的誕生)

l  作為實踐的媒介:

  作者在這個部分延續前述傳播科技與社會互動的脈絡,聚焦於我們目前生活中的傳播科技,也就是行動電話、隨身聽以及PC、網際網路的發展進程,以及他們是如何被社會定位、使用的互動過程,例如對於這些通訊科技產生之後,造成的社會問題(留言DIAL的例子)、電車內等公共領域是否能使用行動電話等討論。而由於這種新興的通訊科技發展,造成社會大眾「精神層面」上的時空壓縮(時間感與距離感的變化),也創造了「帶著科技跨越各種邊界而移動的各個身體」,超越了地理甚至是文化和語言的侷限。這種資本主義張開的網絡,也因此間接產生了全球媒介、全球媒體的研究與討論,如911事件的媒介景像討論、全球媒體傳送戰爭、文化帝國主義和文化研究之間的角力,以及討論全球媒介的重層性。

  最後,則是討論近來受到重視的「媒介素養」議題,包含了公共近用、媒介研究教育體系、公共影音資料庫、媒體接受市民介入的組織等議題及觀點。作者同時也在文末再次強調,「......既然媒介是社會本身的一部分,也是改變社會的方法......也是未來社會本身新的可能性。」

*延伸閱讀:
吉見俊哉老師的個人簡歷